English
  7~12 c
地质构造景观

 

构造形迹

区域(大型)构造

没草沟蛇绿岩套

没草沟玉矿采矿点的蛇绿岩套,是一套由超基性岩、蛇纹岩、硅质岩、玄武岩等岩性组成的岩石组合。

蛇绿岩套具有特殊的地质意义,它形成于大洋中脊,当大洋板块俯冲碰撞时,组成大洋板块的超基性岩、辉长岩、玄武岩、硅质岩等岩石大部分被破坏,但也有少量幸运的留存下来,成为板块碰撞的证据。

 

蛇纹石

辉长岩

玄武岩

硅质岩

角度不整合界线

角度不整合现象是指当先形成的老地层,由于受到地壳运动而被抬升,当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,上覆新时代地层。新老地层产状不同,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。

该点为点北的奥陶纪(4.8-4.4亿年前)纳赤台群浅灰绿色千枚岩与点南侧为三叠纪洪水川组(2.5-2.03亿年前)灰绿色块状砂砾岩不整合接触。

其中洪水川组地层是一套磨拉石建造,沉积于海洋-陆地环境,是地质上指示前陆盆地的重要标志,前陆盆地形成于造山带之后,这一不整合现象证明了公园内的造山运动。

 

角度不整合界线

雪水河韧性剪切带

韧性剪切带是指岩石在地壳深部处于塑性流动状态时,受到力的作用,发生流动变形,岩石成狭窄线形且两侧岩层发生错动的现象。

该点岩层被拉伸成线状,其中的岩石碎块被拉伸为眼球状。深灰色岩石为糜棱岩,浅灰色为片麻岩,间夹8 m左右的灰白色大理岩。

 

雪水河韧性剪切带

中小型构造

驼路沟褶皱群

由多个向斜、背斜组成的褶皱群,褶皱宽度约1.5km,由白垩纪水泥厂组(Ksh)地层构成,岩性为灰绿色千枚岩和灰黄色长石石英砂岩。

 

驼路沟褶皱群

小南川断裂带

断裂带经过该点,山体东西两侧分布两组断层,每组断层各有5条左右,各断层的上盘(断层面以上的部分)依次相对上冲,呈叠瓦状。两组断层中间颜色较深的岩石受挤压而较为破碎。

 

小南川断裂带

尖棱褶皱

尖棱褶皱为一向斜,高约25 m,宽约7 m,构成褶皱的地层为奥陶系纳赤台群(4.8-4.4亿年前),岩性为变质砂岩、石英岩,褶皱转折端呈“V”字形,为典型的尖棱向斜,两翼产状近于直立。褶皱枢纽近直立,且轴面近于水平,为直立水平褶皱。

 

尖棱褶皱

褶皱山

褶皱山海拔4289m,为石炭-二叠系(距今约2.5~3.5亿年)中发育的不协调褶皱形成的山体,底部宽约1.5km,属小型构造地貌,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及结晶灰岩。其形成主要受到华力西期-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影响,沿断裂负地貌发育逆断层,断裂经过之处,岩层产状紊乱,岩石十分破碎,形成宽约数十米的挤压破碎带,岩层整体扭曲,表现为不协调褶皱,单个褶皱波长(宽)为400m~800m不等,波幅(高)为30m~50m不等。

 

褶皱山

联系我们
格尔木昆仑山地质公园管理服务中心
+86-0979-8415122
E-mail:klsdzgy@163.com

copyright 2014-2022 MT.kunlun geopark all right resaved

ICP备案号:青ICP备2022000005号

青公网安备 63280102000035号